对于小命这一个意义,笔者倒交待了家人后事如何处理…
看到很多丧事活动,期间节目不断,好像连续剧一样绵绵不绝,比意难忘长剧还要长情,呜呜…
可来客手棒啤酒,口吃烧肉,还有卡拉OK高歌助兴,在人比人的文化遗产下,大马各地的丧事媲美了宝岛白事文化。只差脱衣舞娘在台上摇滚,对吗?
就说举殡当日,为了一个热闹非凡气氛,丧家“节约”开销,将老人家的意思捐献给予各受惠单位。
可有关单位几位理事在丧家儿子主持仪式,领取献金,拜祭后,转身就离开现场。即使现场的烧猪还没开刀,分猪肉,受惠团体几乎一了百了。
当棺木抬出治丧居帐篷,还没抬上车的路上,陪同送殡仪式的亲朋好友就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几个好朋友。
而笔者参与的仪式几乎自己也是拿钱走人,即使自己不想走。载来的同车友人都催促走了,走了…还有工要做!
今天写这一段文字组体,是想说简约处理自己的身后事就好。就如友族同胞一样经尽快下葬入土为安,要是同一天处理完毕更好。
可大家就不懂友族也有七日,十四日…四十九日诵经仪式。虽然他们对于一走了之很坦然自若,都说是上天旨意,不忧天,没埋怨他人,就坦然面对人走了的事实。
笔者认为自己啊!一旦哪一天到来之际,要是身在医院的话,就不要送回家”休闲”几日。
善请家人直接安排有关负责人送去焚烧处,焚烧吧!
诵经不用,坐夜也不要,什么仪式也不要。要是真正的朋友,在世有往来就行。走失后再来我家也无济于事无补,呵呵!
至于烧剩的灰烬吗?请他们将这些灰尘带到哆喈学校后端的道解公园挖一个洞倒下去,就让我与树之家的树林为伍。
循环用尽这一生,将剩余的骨灰当着树木的肥料派上用场。让我这一世的用意,留在学校后端滋润了那棵树,与早前植下的风铃木树结成一片植树造林啊!
放心啊!笑纹不是告别的时刻留下前言不搭后语,而是觉得做人做事要有一个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传承一个人的使命召唤,就得为自己写下一个后续语~树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