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马青团长王孙文4度长征上瘾(四轮驱动万里行)

报道:梁子奋

享受自驾长征旅游的过程和挑战,吉打马青团长王孙文(42岁)成为“光华中山百年情四轮驱动车万里行”第一位报名参加者!

自称对自驾长征上了瘾的王孙文,自2004年第一次参加马青总团主办的“马青完美30载情”,从大马一路驾驶到中国昆明后,至今已经参加过4次自驾长征活动。

他说,他之前参加的4次自驾活动,都是由马青总团主办的,其中有两次是到中国,另外两次在国内。

认识志同道合朋友 完整感受风土人情

他 说,自驾长征的旅游方式,可以让参与者看到平日参加旅行团所不能够看到的景点,特别是可以完整感受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景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可 以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在路上队员之间需要很好的配合,因此彼此会建立手足一般的感情,这种感觉很容易就会让参与者对这种活动上瘾。

“这种感觉,只有真正参与整个过程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体会车队的涵义。”

爱好运动和挑战的王孙文,也是吉打州野兔俱乐部成员,经常都随俱乐部到处攀山越岭,曾攀登过沙巴州神山,并到过印度、印尼、泰国、寮国等爬山。

雨中险落山坡 未被意外吓退

王孙文说,他第一次参加自驾长征活动时,车队出发第6天即在路上发生意外,差一点就可能客死异乡。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被当时的意外给吓退,相反的过后还继续参加了3次的长征活动。

他说,虽然那次意外,他和车上队友并没有受伤,但是却还是惊险万分,他们的车子差一点就要冲下了山路的斜坡。

他说,当时他们正从勐腊出发准备驾驶750公里到昆明。清晨7时出发时,天空已开始下着小雨,随后就越下越大成为大雨,道路虽然是坚固水泥筑成,但一遇大雨便会湿滑。

大树挡车救命

他 说,为安全起见,当时车队不敢提高车速,只能以每小时40至60公里的车速前进。那里的道路狭窄又弯曲,迎面而来的车辆也多,所以他们在近2小时后,也才 行驶不到100公里,就在那个时候,他负责驾驶的13号的车在转弯时失控,冲向斜坡,所幸车子被路旁一棵大树阻挡住,才没有冲下山坡。

“当时我脑海中只出现我的天啊!我还有机会活下来吗?”

他说,当时大难不死后,他们随即向其他队友发出求救讯号,于是车队停止了前进,在大雨滂沱下协助他们陷入困境的车子,从沟渠中拉起。

一行人在确定他们没有事后,才继续行程,向思茅方向前进。

他说,当时勐腊至昆明的路况很不好,前半段昆明至普洱是处于修路状态,泥浆处处,道路狭窄。

外国行驶方式相反 团员必需提高警惕

中国、寮国道路行驶方式和汽车驾驶盘都与大马相反,因此团员需要对此特别警惕。

自驾长征经验丰富的王孙文说,克服这个问题除了要负责驾驶者自我警惕外,还需要副驾驶时时给予提醒,特别是在遇到状况,司机出现紧张情绪的时候。

他说,因为驾驶方向不同,行车时司机位置会出现盲目点,看不到前面的车子,虽然正常行车时可以跟着前面的车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还是需要一个精神饱满的副驾驶来帮助说明前面的交通情况,特别是在超车时,一定要有人从旁照看。

“正常情况我们可以警惕不要出错,但是一到紧张的时候,本能就会跑回我们平日的驾驶方式,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车祸。”

驾驶者一定要睡足

王孙文特别给团员提醒,自驾长征负责驾驶的人一定要睡好睡足。

因为寮国和中国很多山路泥道,因此车上也需要准备一些晕车药,以备不时之需。

两天7车主报名 名额将满行动要快

“光华中山百年情,四轮驱动车万里行”,活动获得读者热烈反应,本报预定接受15辆车报名,短短两天就接到7辆车主报名,基于名额将满,有意参加的读者可要快速行动了!

有意参加者请在本报办公室提供详细资料报名,电话04201231或2612312分机312(梁小姐或313(伍先生)。

学生平衡发展的对照

刊登于光华日报2010年8月7日

嘿!嘿!空地有多大,人数有几多?这应该是建筑物与学生平衡发展的对照吧。

笔者对于吉打港口路培华小学要求增建个案不吐不快,因为在报章上你可能不会看到校园的拥挤和学生求学的状况。而笔者择写此文相信也会引起相关人士不满。

该校园相信只有3英亩,却吞食了超过千人学员,导致该校园在上下学时刻,休息节用餐时出现爆满的情节。

对于太拥挤的现象又有谁瞧得看出毛病呢?学生用餐要坐在那里?载送学生的家长,车子要停在哪里?甚至没有体育活动空间,老师也缺乏停车场,更不要说草场的存在?

更何况,该校在2003年时已经建立了一幢24间课室的大型校舍,只不晓得该校是如何运用而已。

作为华校董事长的笔者深知华文小学本是建设不易,但是不顾周边其他华小的发展,而只顾自我壮大的发展,这相信对于华教事业是带来绝路吧。

至于还未来的甚至第11大马计划中也不会落实的说词,相信是一个争论性的说法,难道魏家祥能未卦先知5年后的计划吗?

而第10大马计划将于明年才正式启用,相信魏家祥应该是半仙吧?

话说回来,在第9大马计划建设的24间课室的校舍又是什么好相信的计划?

难道,这间华小应该在每一个大马计划都获益,而不需顾及全马各地其他华小的发展?

笔者相信只有校方向州政府征求更大的地段后方是扩建良机啊!

相信,又相信,再相信只有平衡顾及华小全面发展,华教事业才不会走进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