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临门

当年她和黎明、海洋及黄河于1952年起录制广播剧《四喜临门》,当时四人广受欢迎,直到1986年拍摄同名电视剧结束,而今英姑离世,让人不禁感叹:“昔日Empat Sekawan全走了。”

据悉,当时四人录制时并没任何剧本,一般都在录音间外头先拟好一个主题大纲就开始录音,各自讲各自的方言,互相冷嘲热讽,并带出当下的社会风情和课题,10分钟的录音成品安排在每个星期六傍晚5点,安插在《农村广播》时段。

以上是享寿100岁的大马资深演员韩瑛于2022年9月离世时的讯息…懂得四喜临门的人,就如踏入退休年龄的笑纹,也即是步入半百加一点点的人们。

笔者今日忆起了四喜临门,其实就是想着了本同马青酒鬼Empat Sekawan的我们几个还有几多十年?我们这群跟着四喜临门成长的人,在这烦恼痛苦的一生,那几十块的月薪,到几百块的基薪,再到几千块的底薪,我们的人生还剩下几何?

当大家都说,没那几千块活不了的当儿,我们几个朋友在沉思自己死了几次?从哪百多快两百块的月薪,我们是如何活在这个世界啊?

笑纹倒记得那些年的一盘饭块多钱,咖啡四角钱,那小瓶的黑狗啤酒两块多钱吧?自己尤记得多皆火车路旁啊四海南炒粿条八角钱,吃到块二钱,块半钱,尔后老人退休了,这啊四炒粿条就绝响了!

老人家当时候是先炒香蒜头、肉丝、虾子;闷熟后,就把这些推向一边,再放入粿条炒锅,又加入食水闷锅一下,待全部都熟了;先拿出粿条,跟着拿出虾、猪肉、菜放在粿条上面,再切几片辣椒放在上面。老人家才会端上座面…

还记得那些年的成祖炒粿条,这位对面港的老人家也是一番功夫。他跟啊四的炒风完全不同,成祖类似槟城炒粿条,有虾有蚶有豆芽。要是跟哪个签管朱律标一起去吃,还有小瓶黑狗啤酒喝…

唯这些老掉牙,可是三四十年前的故事,当下的人根本听不进耳朵。就如当笑纹抵达武吉山打工,堂哥一回去亚罗士打,留在工厂的笑纹只能乖乖呆在火较守夜。

那时候的打工仔不要说汽车,即使摩多也是一种梦寐以求的物品。笑纹在哪儿,庆幸有辆脚踏车,才能骑着自行车到邻近的几家屋子打交道。要是想买东西给加班的员工,方能借用公司车到本同或者多皆市区去…

今晚写起老故事,倒让自己想起了本同养正学校对面路的马来饭档,其在沙巴读书的女儿还懂得讲华语吗?尤记得,那些年跟她们买夜班的咖喱饭,听到她们说流利的话语,自己很惊讶不已。

毕竟那些年的友族很少要进入华文学校读书,笑纹的童年同学许汉康是异数,到了中学的啊末也是奇葩。可当下走入华文学校的友族可说是华教救星,少了友族的支撑,郊区小学都病入药膏,门可罗雀,学生少之又少。几乎关门大吉,歇业去了!

今天写写风花雪月,只是写自我意识的老故事情节,让各位看官懂得笑纹一点点,也看到了本同四个老朋友的剧情发展,那老马青的区团长,秘书,财政,还能插出什么火花?

笑纹还得祈求上天赐予长生不老药,让我们四个人吃到老老,让我们得以延续友情直到咚咚锵,让我们可以在酒精下,携手共醉直到哪一天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