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

笑纹也忘了自己自驾游中国几趟,只晓得第一次路过勐腊时,差点留在哪儿站岗。幸好那车上的四个人命大,逃过了掉入山崖的考验。
那2004年的十月,车队已奔驰在马路上五六天。还记得是傍晚时分入境云南边界勐腊磨憨口岸,并在哪儿住宿一夜。
隔天清早五点起床,五点半用餐,六点半在车队领导讲解当天路程后,车队就启程往昆明去。当时候的云南应该刚开发高速公路,唯工程还没落实,车队必须沿着国道,也即是围着山区的车马茶道转来又转去。
我们那辆车是十三号,排在二十五辆车的中间。还记得前面那辆车的几个同志来自彭亨州,他们对于山路驾驶很熟悉,他们晓得如何在转弯处踩油,下山道何时放开踏板。
那个清早,驾驶车子的司机是笑纹,我们那辆车的队友觉得笑纹技术比较好,就让笑纹一路驾驶。副驾驶是国梁,也是帮驾车的人看路的副手。因为,一走入寮国地带,马来西亚右边驾盘得跟司机旁得乘客合作。他负责看路况,他叫你超车你就超车,他跟说前面有大卡车,你得乖乖听话靠着右边小心驾驶。
或许,有些人觉得奇怪,怎么各地得车道驾驶会对调呢?这得看回各国的马路历史,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和泰国都是驾车在马路左侧,可到了寮国和中国就得从换去右侧道。
我们那个清早谈着宗教信仰课题,在哪几天驾车的笑纹很少搭讪,只是盯着路况,听着对话机报告,十三号上,十三号小心,十三号不要过。。。就在某个转弯处,不懂是马路油腻,还是车轮打滑,十三号车就飘向左侧山路旁。
笑纹脑海疯癫反复死了,死了,死了。。。待听到砰一声,直接撞上了种在路旁的树木。对讲机传出了十三号撞了,十三号撞了,十三号撞了。前边的领头车呼叫,后面的保姆车喊话,整个车队次序陷入混乱状态。
直到有位负责人极速赶来观察,再用对讲机跟前面的车队喊话,切成两队,待后部保姆车解决了再说。其实,领导车也调不回头,因为整条国道有很多卡车,汽车,马车,拖拉机,皮卡车,牛车等。
在负责人检查好十三号车状况后,他上车移动车子,将陷入山坡的车子给驶上来,再用工具简单修复车子,就叫我们上车继续赶路。唯,我们四个人都不敢上车驾驶,毕竟四个人都吓破胆,哪有胆量继续开车。
没想到负责人揪笑纹进去驾驶位,再赶国梁,清海和平安上车。我们四个人在接着的路上一言不发,静悄悄跟着前面的车子一路走,不懂驾到何处?才有机会停下来歇气。。。唯,大伙必须在深夜前抵达昆明,笑纹只得硬着头皮,驾驶独眼龙的十三号飞驰茶马古道,直到午夜时分安全抵达昆明高速公路收费站。大伙才放下心头大石,你这十三号幸好没在勐腊国道捐躯,称谓“马中三十载情万里行”永恒之物。
隔了两年,笑纹再次跟着车队出发,这一次笑纹光头出发。此行的笑纹规规矩矩,称谓后勤小队长,开在保姆尾车前,随着大队环游中国南部。此行,我们遇到了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捐躯赴国难的精神南洋老机工,他们向车队团员叙述当年抗日可歌可泣的事迹,熟悉的乡音述说着大家有些陌生的往事,让我们感动了。。。
其中有位来自吉打州的杨保华,笑纹记得他来自双溪里茂。另外一位是槟城李月美,她女扮男装投入机工抗日,直到受伤入院,才被揭发她是女儿身,她最后也嫁给了救她的抗日军。
就不晓得身在云南的这几位马来亚子女,你们还好吗?笑纹倒在网络找到了。。。“1939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两年。由于沿海口岸大多数被日军封锁,国民政府决定修建滇缅公路,从缅甸将援华物资运入云南。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主席的南侨总会,发动组织南洋青年回国抗日,短短几个月内,千万名青年拥往报名,他们有的瞒着父母,有的告别新婚妻子,有的虚报年龄,就有逾5千人报名,最后筛选录取3千200人。他们放弃了在南洋优悠的生活,在全长1千140公里的滇缅公路,在恶劣环境里冒着生命危险抢运物资。

3千200名机工,有1千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瘴疟付出性命,另1千多人回返南洋,1千多人留在中国。走过85年风风雨雨,他们坎坷沧桑的事迹,终于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赞誉。”
至于笑纹的祖籍来自何方,没记错的话-笑纹阿公“王成自”来自福建省,南安县,二十二都,丰州,双溪口,溪州乡。
前几年,阿公的堂弟三叔公还跟着家人一起走访吉打州,也邀我们回乡盖层楼给其堂哥。根据亲人的资料,笑纹阿公单传,其堂兄弟也只是两个人,可说王氏极少人口的家族。现今的阿公亲人,已在唐山出人头地,已不是昔日阿蒙,哈哈!
今日借酒写故事,倒是想说此地的华人祖籍都来自中国古朝代。可现在的我们已经是马来西亚人,大家同在一起,活在一起,只不过有些人觉得我们是外来者,可他们也不懂自己也是舶来品啊!
笑纹想来写字都是疯疯癫癫,接着文字的组体将一个字又一个字排成文章。才从文字组体中,看到了笑纹的文采和疯癫。
要不是自己疯癫那些年,笑纹哪有可能“抛妻弃子”,在自驾游逍遥个把月啊!虽说是车队队长,其实就是保姆车,守着车队的尾端站岗,对吗?
今天接着投稿,将自己丢出来,让给自己称谓路过的小人物-路人甲!这不就是人生的完结篇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