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马来西亚绝对不是神权回教国

On August 10, 2007, in 时事评析

马来西亚,究竟是回教国,还是世俗国?

从 过去到现在,这一个争议三不五时就会被媒体、舆论以及有心人士炒热起来,试图在多元化色彩浓厚的我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种族化课题,制造白色恐慌。对于这个 回教国、世俗国议题,我们必须清楚厘清的除了是每种语言所呈现的方式之外,每个字眼上些许区分定义以及确定立场的时代背景不同自然也会成为考量因素之一。

首相:大马是议会民主国

我国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日前强调,马来西亚不是世俗国,也不是神权国,而是奉行议会民主的国家。因为奉行神权主义的国家是拥有以回教教义作为国家制度的国家,如伊朗、巴基斯坦等,这样的制度同时也是国内反对党——回教党一直想要实践于大马的国家制度。至于世俗国则是指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国家,大马是拥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所以大马情况自然不适合被称为世俗国。

首 相认为大马是一个特殊的国家,政府成员是由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人士所组成的;国家之所以能够一直向前发展,就是强调团结、和睦共处,政府的治理方针是不会 忽略任何一方的,反之是兼顾各个族群的需要,让各族群都能够在一起进步、繁荣。首相的论点与马华所坚持的立场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双方对于马来西亚究竟是 隶属回教国还是世俗国的争论一题上,都不会因为字眼诠释上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大马宪法精神始终是维持原状,一切以当年先贤们所达致的决定为依归。

不同语言、不同字眼的差异

‘世俗’这个字眼,在国家独立前及独立后一段各族友善的时期,各族社会所意味着的是能够容纳其它宗教与回教并存的国家制度。建国契约中使用的字眼‘secular state’带来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随着时日变迁,‘世俗’的定义渐趋复杂,各造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解说,这样的局面无可避免的让大马局势变得更为混乱,造成人心惶惶,尤其反对阵营更是抓起这个争议性的把柄,冀望能够在乱局中突围而出!

至 于回教国一词中更是面临模棱两可的情况,尤其是在马来语文中并没有任何单一词语能够完全代表‘回教国’还是‘世俗国’,反之只有一个词语涵盖两个字眼,所 以不同语言报章自会对其有不同呈现方式,人民自然只接收单方面的资讯,忽略了比较全面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看英文字眼中的‘Islamic State’是表示‘国家制度以回教教义为主导的国家’,而 ‘Islamic Country’则指‘以回教徒居多的国家’;两个英文字眼在马来语文中都是以‘Negara Islam’来表示,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换 个角度想,唯一能够突破究竟大马是属于哪一种国家的局面只有摒弃任何模糊、不甚清晰的字眼,统一性的以一个全面性的字眼来表述、来呈现。毕竟字眼上的表述 只是要找一个统一性,避免混淆,同时制止有心人士以此为课题,打扰我国一直以来的和谐与稳定。最为重要的是,国家政府的三机构——立法、执法、司法还是以 国家独立时期就达致的建国契约为作业模式,没有任何改变;换句话说,大马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在字眼上要寻找一个较为中庸、不混淆的字眼来取代。

马华:以建国契约为依归的国家

马华公会是国家争取独立的一份子,代表的是华裔在大马土地上的贡献、努力。马华在维护大马公民地位一题上,绝对会尽力捍卫由党先贤与其他民族先贤共同拟定的社会契约,任何企图改变社会契约的做法,马华决不会妥协的。因为这些社会契约是马华创党先贤与其他民族先贤在争取国家独立时,共同达至协议的文件,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加以更改、否定的。

我国首相在近日所发出的声明,确实是一个平息混淆、纷乱,并为大马重新给予名称定位的适当举动;以议会民主国来 取代神权国、回教国或者世俗国,给了大马一个全新的诠释方式,本质上的国家作业模式并没有乖离建国契约。这是首相治国的智慧,因为充分了解国家独立的历 史,并给予肯定,所以马来西亚一直都保持多元种族治国的方针,不曾改变。因此,马华与首相的立场是同步的,本质上不会因为表面的模糊字眼受到影响。

Categories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