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乞丐

写了劝世文这么久,到底有几个人从中觉醒呢?

去年写到今日,到底你是否会戴着口罩出门?上下车都顺手拿起消毒液,洗一洗手?与朋友聊天说话,无论站着,或坐在一起都拿着扫把柄量着社交距离?

好啦!今晚就写风花雪夜,写风花雪月,还是写疯話學閱…

傍晚时分,与文德学校七十年代的老师,在网讯闲聊几句。就说起了,为人师表,掌校的理念和系统。

某位在他服务退休学校的掌托人,知人善用、遇善而为、用人不疑、适时沟通、知长而放、遇短而辅、为而不为、顺逆权衡。

这位前文德老师在其校长身上看到的身段,对于吴校长的为人,孙文多少懂得一些,毕竟那些年,我女儿就在那所学校读书。

孙文只记得某次找校长签名,看到其办事处桌上的教科书籍。就聊起了书坛的不三不四,问他为什么总是复印参考书给学生复习?

你知道他说什么?一本学习书籍要多少钱啊!我的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哪有钱买?我只是一半一半复印,让他们都够学到东西。

有些同学连复印钱都面临问题,我只能通过管道让大家都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孙文问了一句不该问的问题,没想到校长说…叫出版商告我抄袭版权!

算了吧!这种关于钱来钱去的腐败,作为学校一号人物,改次再分享不可告人的秘密。

还记得当天聊了很久,也许校长知道我也是学校一号人物。我们也聊起了学校怪兽,什么半怪物,全津贴学府。为何独立了这么久,全马还有这么多的怪物?

其实,在见到他之前,孙文曾从文德前校长了解到了马来西亚的学府怪癖。原来上面为了区别政府学校,和非政府学校,就用半津贴来贴膜。

所以,当你看到青色为主的经文学府,或许小一点的宗教学堂,这些私垫归纳为半津贴学校。这些宗教(月亮)学堂,就跟半津贴的华文小学一样。

还有华文独中,与宗教中学也是这样被区分为私立学校。大家都一样自立更生,尤其这些以宗教信仰为主的学府,对于政府爱理不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暧昧。

哎呀!喝多了,越写越远…今晚要写是全津贴学校就得跟政府拿钱,因为这些属于政府地段的华文学校都是政府的孩子。

毕竟半津贴的华文学府,可称为过房子,私生子,或遗腹子等。全马的华文小学可说一半都属于这类型的单亲学府。

要是属于政府地段的学校不根据大马计划申请要钱办学,董事部岂不是得交几头家的税收!

这边要钱,那边要钱,大家岂不是都给了华文教育啊!

学校归教育局管辖,其常年拨款在分配下,并不是所有源流学府都得到拨款。其中,包括了马来学校也得想尽办法来争取拨款。还有跟我们一样的半津贴学府啊!

所以,华社的领头羊要记得参与学府的申请拨款工作,要知道跟你爸政府如何要钱,而不是整天像华社喊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