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笑纹在吉打董联会会员大会听到庄主席说,去年全国华裔新生儿的4万,要是以此类推来统计数据。原本有48万名的华小,在华裔越生越少的大数据下,13年后的华小,只有24万名学生。
俊隆分析了吉打州友族学生就读华小的比例为29巴仙,是全国排名第4的州属。吉打州也有2所华小100巴仙是友族就读,其他微型华小也面对现实的考验。友族学生越来越多,其日益增长的比例,也可视为友族家长越来越相信华文教育。
唯华小要坚持华文教育的特征,董事部就得以中华文化的优秀,让友族学生认识我们的文化。也许,这就是Tak kenal maka tak cinta,这对华文教育反而会好事。让友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中,了解了华裔习俗,以及传统节日活动。
笑纹在会上好像有听到,我们还需要增建华小吗?我们或许加强华文教育的观念才是上策。请问有参与的学校代表,对吗?
过去数十年来,朝野华裔代议事总利用华文教育当筹码,唯这些自认高人一等的歪鼻,大多数都是香蕉人,他们真的了解华文教育吗?
当然,马来西亚英文教育也在马哈迪干涉下,都被熏陶为国民教育,以国家语文为主,英校只剩下校名,英校学生的水准大江东去浪淘尽。
当下的家长只能送孩子进去华文教育小学,唯在华裔生育能力一再减少,每家每户的人口数据从双数成为单数,六十年代的十多个兄弟姐妹,八十年代的三五个兄弟姐妹,到今天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唉!
笑纹同意主席的想法,华社只要坚持华文教育体系和体制,华社只要维持中华文化底蕴,让友族学生更了解华校的传统美德,如此一来华校就能在友族学生的陪同下,成为马来西亚最美丽的风景线,对吗?
比如笑纹的友族同学许汉康和阿末,他们就读华文小学,华文中学,他们的语言既有华语,福建话,潮州话,他们懂得华人习俗文化,他们了解华文食物,他们的孩子也就读了华小,他们觉得孩子要是能跟自己一样,懂得多种语言,懂得友族习俗,才是真正的马来西亚人,哈哈!
至于社会领导总爱“促请”华裔子弟多生育,请问他自己生了几个,他的孩子又生了多少个啊?当下现实生活方式,年轻人不爱生多多个,他们只想好好过日子。再多的促请和鼓励,倒不如自己先生一打,再叫孩子生半打,这样的生育率,华小肯定年年有余,华文教育就不会…危急存亡、生死存亡、无噍类矣、死生存亡、进退存亡、存亡绝续!

